感统训练的这4个误区,作为家长的你还在踩雷吗

摘 要

  以下这些表现,你家孩子有吗? 图片源自网络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一边着急一边纠结着要不要给孩子做“感统训练”。但是对于感统训练你真的了解吗? 在带孩子做感统训练前

以下这些表现,你家孩子有吗?



图片源自网络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家长一边着急一边纠结着要不要给孩子做“感统训练”。但是对于感统训练你真的了解吗?

在带孩子做感统训练前家长一定要先了解这4个误区!

1、感统训练只是很刻板的运动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感统训练只是做很刻板的运动,比如:荡秋千100次、冲滑板50次、摆摆锤100次 并把这些固定的活动当成是处方一般,以为按照处方的方式去做,孩子的感统就会好。

其实,感统训练并不是强迫规定孩子要一成不变地完成某项任务,感统训练主要是通过一些专业的器械加上科学的训练方式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锻炼各项感知觉,让大脑和身体的链接更加密切,对于外界来的反应更加灵敏。而不仅仅是冒险和力量的训练,还有身体的协调、动作企划、注意力、记忆力、团队合作等,这是单纯的冒险训练和运动训练代替不了的。

2、感统训练一味强制孩子学会某个动作

很多家长问,什么是有效的感统训练?是不是孩子不会“跳”,就要一直训练孩子“跳”,是不是不会走平衡木,就要一直练习走平衡木直到孩子能完成这个动作为止?是不是一定要让孩子完成某个动作标准才叫做感统训练?并不是的。感统训练不是在练动作规范,练的是整个感觉统合的运转顺畅。

感统统合就好比一个会自觉地不停运转的引擎,当它运转顺畅的时候,我们的听觉、触觉、本体觉、前庭觉会对于环境,产生良好的反应,这些良好的反应,不只有动作,还有稳定的情绪,恰好的注意力,适当的动机等。这样就会让我们的身体不躁动、姿势端正、注意力集中,以及跟环境有很好的互动。当运转不顺畅的时候,我们的坐姿可能就很容易东倒西歪、不能集中注意力

感统训练的项目设置需要有科学依据,而且因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因材施教,并不强调孩子要学会某个动作。

3、居家感统游戏越多越好

适合孩子的训练才能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很多家长看到一个不错的感统活动,回到家就忙着依葫芦画瓢,但却忽视了活动是否适合孩子。所以,家长应该针对性地做适合孩子的训练,这样才能达到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一方面,针对感统问题较少的孩子,家长在家可以带着孩子做一些能够帮助到孩子的居家感统活动。另一方面,感统训练要求小班化教学, 且感统训练需遵循正迁移原则、补偿与发展原则、循序渐进与量变积累原则、量力化与关键期原则、快乐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感统训练的所有课程都需要专业测评后根据孩子身体能力发展水平、心理状态、能量高低等来设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所以感统训练一定要选择专业的机构,才能保证孩子的良好训练效果!

4、感统训练什么时候做都行

感统失调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或自行改善,童年的不足可能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短板。在12岁以前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很容易得到纠正,一旦超过这个年龄很难改变,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感觉统合训练就是抓住能力提升关键时期,将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训练的特点相结合,进行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的持续性训练,从而达到补差培优的目的。

感统训练关键期

0-3岁——感统训练的起步期,3-6岁——感统训练的黄金期,6-9岁——感统训练的补救期,9-12岁——感统训练的抢救期。

在关键期内,有效提高儿童感统能力,对其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语言表达、情绪管理、运动协调等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专业的感统机构,进行专业一对一测评,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专业性、针对性的感统训练,抓住孩子感统训练的关键期,早干预,早见效!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